內容導航:
最新進展:數碼全息——從理論到實踐上拓展了全新概念
上世紀90年代初期,在全息立體圖逐漸成熟的啟發(fā)下,利用剛剛商用化的空間光調制器如LCD、DMD等,作為顯示全息之父之一、一生致力于全息三維顯示實用技術研發(fā)的麻省理工學院史蒂芬•A•本頓教授提出了“硬拷貝成像計算機制作全息圖”項目沒,這便是今天可以制作真彩色、全視差、大觀察角度、大幅面、且可拼接為任意大尺寸顯示全息圖的數碼全息技術的前期基礎工作。這項技術帶來了一種比傳統(tǒng)計算機制作全息圖技術更合理的方法,以更有效率的全息記錄方式代替了繁瑣計算和編碼,從而克服了以恢復振幅和位相為目的的輸出困難問題。令人遺憾的是,立體圖和視差這些主觀視覺概念還深深地扎根在今天的數碼全息中,是得其至今還被限制在打印完美顯示全息圖上,雖然他被當作為“解釋或開啟這樣一類疑難問題的典型工具”。 幸運的是,這項由英年早逝的全息天才、全世界全息藝術家所共同尊敬與愛戴的史蒂芬•A•本頓教授所催生的數碼全息技術,“為海量圖像信息三維從構及顯示技術研究”這一二十一世紀信息科技所留給人們的必然課題,提供了廣泛的理論思考空間和現實實踐工具。這個由知識爆炸所產生的聚變反應將帶給我們比20世紀更加豐富多彩的自然內涵與文明表現。
更多相關: AV集成
文章來源:中國投影網
-
【內容導航】
- 第1頁·全息技術的發(fā)展及未來趨勢
- 第2頁·60年前:全息術發(fā)明——波前記錄與再現
- 第3頁·40年前:第一次實現全息三維顯示
- 第4頁·20年前:模壓彩虹全息術誕生
- 第5頁·最新進展:數碼全息——從理論到實踐上拓展了全新概念
- 第6頁·未來二十年:全新的顯示媒介